科技日報記者 管晶晶 陳可軒
5月26日下午,“高質量發(fā)展調研行”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,探訪國產大型郵輪的創(chuàng)新密碼。
2023年11月4日,歷時八年科研攻關、五年設計建造,國產首艘大型郵輪“愛達·魔都號”命名交付,這標志著中國又一次成功摘取世界造船業(yè)皇冠上的明珠,成為可同時建造航空母艦、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、大型郵輪的國家,是我國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邁進的標志性一步。
國產首艘大型郵輪“愛達·魔都號”總噸位13.55萬噸,長323.6米,寬37.2米,設計吃水8.26米,最大高度72.2米。全船搭載107個系統、5萬5千個設備,包含2500萬個零部件,完工敷設4750公里電纜、365公里管系、120公里風管。船上有客房2125間,可容納乘客5246人,配置了高達16層、面積4萬平方米的生活娛樂公共區(qū)域,被譽為“海上現代化城市”。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、大型郵輪總建造師周琦介紹,大型郵輪技術難點眾多,其中重量重心控制、振動噪聲、安全返港是貫穿郵輪全生命周期的三大關鍵技術,外高造船成立工作專班,攻克技術難題,填補行業(yè)空白,引領制定國內標準。
面對復雜巨系統工程的管理,外高橋造船自主研發(fā)數智化系統“SWS-TIME”,全面打通設計、采購、物流、計劃、建造、完工管理的全流程管控。
對于大型郵輪來說,空船重量的微小偏差可能導致載重噸的較大損失,而重心位置的偏差則會對穩(wěn)性安全或乘客舒適度帶來較大影響。為此,大型郵75%船體使用的是厚度為4—8毫米的薄板。外高橋造船用時18個月,專門打造了薄板智能生產中心。薄板中心創(chuàng)新采用激光切割、機器人焊接等一批國內造船行業(yè)首次運用的新裝備和技術,實現5G網絡全覆蓋。通過智能裝備、工業(yè)物聯網技術、智能車間制造執(zhí)行系統和零部件物流系統,提升薄板吊運、切割、加工和建造的效率與精度,填補了國內船舶工業(yè)薄板智能建造的空白,為國產大型郵輪高品質、高效能建造提供技術保障。
為了控制薄板變形,外高橋造船研發(fā)了薄板運輸、翻身專用工裝。針對焊接過程中產生的變形,引入電磁校平設備,歷時一年完成總數近30萬平方米的甲板/艙壁板的校平工作。
安全返航是最重要的需求。通過對全船近90%的系統設置備份和冗余,國產首艘大型郵輪可以實現“依靠自身能力”安全返回最近港口。讓郵輪在極端條件下能夠成為自己的救生艇,以6節(jié)航速從1500海里之外安全返回港口。
因為滿載游客,郵輪對噪音控制有極高的要求。客房的噪聲標準必須控制在42分貝以下,比城市最高的標準要求還要低6分貝,這就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嚴格控制。外高橋造船集結國內多家實力強勁的單位共同參與研究,同時推動建立設計體系和測試體系,包括材料的選用標準、空調風管的噪音控制方法等,初步構建預報技術、材料選用、實船檢測能力。
據了解,國產首艘大型郵輪“愛達·魔都號”自2024年元旦首航以來,已成功運營30個航次,為近13萬名中外賓客提供了安全舒適的郵輪體驗。
(科技日報記者 管晶晶 陳可軒 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