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瞳工作室出品
[科研人員的參與,不只在于讓影視作品中的科學更準確。電影電視中如果能出現(xiàn)更多、更客觀的科學角色,可以影響公眾對科學、對科研人員的認知,它同樣是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我國的科影融合已經(jīng)有了一個漂亮的開局。未來,還要積累更多案例,建立起科影融合的理論體系。]
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策劃 劉莉
這個暑期,一部大片為科學和影視的相向而行開了個好頭。
不到一周時間,7月29日上映的電影《獨行月球》已拿下13億票房。毫無疑問,這是近期討論度最高的影片。
航天從業(yè)者李鐸會特意搜索《獨行月球》的一些評價,關鍵詞通常是“獨行月球 違背科學”——他想看看有沒有關于影片中科學部分的質(zhì)疑。
李鐸是該影片的科學顧問之一。電影在院線接受檢驗,他感到有些忐忑和緊張。
這是國產(chǎn)科幻電影第一次明確出現(xiàn)“科學顧問”。
中國科普作家協(xié)會科學與影視融合專業(yè)委員會(以下簡稱科影融合專委會)副主任王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,他們一直在“架橋修路”,讓影視界和科學界之間可以溝通、對話、合作?!暗搅恕丢毿性虑颉罚覀兛梢哉f,這條路終于通車了?!蓖蹑f。
在某種意義上,這部科幻喜劇片在國內(nèi)科影融合事業(yè)上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。它是科影融合團隊所期待的那個“樣板間”。
受訪者供圖
“科學細節(jié)上盡可能真實,才能放大電影的喜劇效果”
《獨行月球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:人類為抵御小行星的撞擊,在月球部署了“月盾計劃”來保護地球。然而,某一天隕石來襲,全員緊急撤離,維修工獨孤月(沈騰飾)錯過了領隊馬藍星(馬麗飾)的撤離通知,一個人落在了月球。此時,他發(fā)現(xiàn)“月盾計劃”失敗,以為自己成了“宇宙最后的人類”,開始了在月球上“破罐子破摔”的生活。后來,陰差陽錯間,獨孤月重燃希望,努力在月球?qū)ふ曳祷氐厍虻姆椒ā?/p>
它由開心麻花出品,由沈騰、馬麗擔任主演,觀眾對它的期待,自然是“好笑”。在前期宣傳中,《獨行月球》并未過多強調(diào)“科幻”的部分。但實際上,科學顧問從正式籌拍階段就已經(jīng)進入。
2020年,由國家電影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(xié)會聯(lián)合發(fā)布的《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(fā)展的若干意見》中指出,要建立促進科幻電影發(fā)展聯(lián)系機制,建立科幻電影科學顧問庫,為科幻電影提供專業(yè)咨詢、技術支持等服務。
同年年底,科影融合專委會正式成立。王姝一直在推動科學和影視的融合。她和同伴期待更多負責任的科學表達能出現(xiàn)在電影中。電影是大眾文化娛樂產(chǎn)品,依托它強大的影響力,可以實現(xiàn)科學的“借勢傳播”。
與此同時,《獨行月球》也開始了開機前的準備工作。
李鐸是通過“朋友介紹”較早地接觸了電影主創(chuàng)團隊的科研人員。導演想知道,電影中關于科學部分的設定是否合理。比如,一個人在月球上能不能造出返回地球的飛行器。
李鐸之前就喜歡開心麻花,他認為影片會是一個宣傳航天的機會,表示“一定大力支持”。
2020年底,《獨行月球》制片人找到了科影融合專委會。由科影融合專委會牽線,該影片請來了更多業(yè)內(nèi)人士:有做火箭發(fā)射的,有做衛(wèi)星設計的,有研究地外行星的,有長期扎根航天領域宣傳報道的……影片成片之后,科影融合專委會還邀請了幾位物理、航天方面的權威專家看片,請他們提出專業(yè)建議。
這些人的名字都出現(xiàn)在了片尾字幕中,用單獨一屏進行了展示。
“我希望可以足夠真實。喜劇界有一句話,叫‘越真越喜’?!薄丢毿性虑颉穼а輳埑贼~告訴記者,電影讓一個喜劇故事發(fā)生在了月球上,如果觀眾懷疑月球環(huán)境的真實性,這個情境就成立不了;情境成立不了,它也就沒那么好笑了?!翱茖W細節(jié)上盡可能真實,才能放大電影的喜劇效果?!?/p>
所以,他們愿意花時間和科學顧問一起,推敲那些細節(jié),哪怕有些細節(jié)在影片中只是一閃而過。
科學顧問回答了這些問題:飛控大廳的01號指揮員,是念“零一”,還是“洞幺”;點火倒數(shù)時,需不需要喊出最后的“0”;當飛行器在月球上發(fā)射時,調(diào)度員報出的一系列口令中,哪些是適合電影情境的。此外,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層,所以展現(xiàn)月球上的夜空時,星星不該閃爍;月壤肉眼看來更接近黑色,最好不要用金色……
至于飛行器和發(fā)動機的外觀,飛行器起飛時的噴射狀態(tài)以及現(xiàn)場的發(fā)射口令,科學顧問則盡量讓它們跟真實場景一樣。“業(yè)內(nèi)人士看到這些畫面,就會覺得,就是那個味道?!崩铊I說。
獨孤月的簡歷標明了他的專業(yè),短短幾個字,大家也討論了許久。后來根據(jù)獨孤月所掌握的技能,把他安排為“飛行器動力工程師”——這個崗位在航天系統(tǒng)里是真實存在的。
還有些時候,導演想知道如何讓某個情節(jié)發(fā)生得更加合理。
這是一段科影融合專家組微信群里的對話:
張吃魚(導演):想知道返回艙在高速旋轉(zhuǎn)時,靠踢出艙門進行姿態(tài)控制的可行性。艙內(nèi)空氣6650升,艙門65cm正方形。除艙門外,其他數(shù)據(jù)都能調(diào)整。
黃侃(科學顧問、星河動力空間科技有限公司電氣系統(tǒng)主任設計師):好,我們這邊算一下。艙門的初速動量轉(zhuǎn)換和氣體產(chǎn)生的轉(zhuǎn)動力矩大概能抵消5度/秒的轉(zhuǎn)速,我們的計算模型是近似估算的,抵消10度/秒的轉(zhuǎn)速應該理論上也能解釋。也就是說如果整個艙體初始轉(zhuǎn)速250度/秒,推開艙門后大概是240度/秒,這個能量還是比較有限的。
張吃魚:還有辦法讓這個橋段更成立嗎?
黃侃:理論上可以讓更多物體從艙門吸出。從原理上可以起到減速的作用。
……
類似的討論,每隔一段時間都發(fā)生在群內(nèi)。
這不像一個影視項目群,倒像是一個航天愛好者知識分享群。
《獨行月球》劇照(受訪者供圖)
“我們來是讓影片變得更好,而不是把它變成一部科教片”
兩年前,當科影融合工作還在起步階段時,科研人員和影視從業(yè)者都曾向記者講過科影融合這件事潛在的困難:影視界對科學顧問的重視程度不足,影視團隊能否真正尊重科學顧問的意見;科學顧問和影視團隊思考問題的方式可能完全不同;科學顧問到底是提供幫助,還是可能干涉創(chuàng)作……
但至少在《獨行月球》項目中,這些都不是阻礙。
張吃魚對科學顧問團隊的評價是——溝通順暢?!八麄兌挤浅i_明,有時候想法比我還‘飛’。”張吃魚說。
科學顧問則表示,他們能感受到電影出品方對科學部分的嚴謹?!皩а莞覀冋f,你們不要覺得提意見不好,有什么想法都說出來?!秉S侃回憶。
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陳征是最后階段看片的專家之一,他強調(diào)在不影響情節(jié)的前提下,細節(jié)上尊重科學會讓電影更真。他提出了兩個小的修改意見——月球車飆車的聲音可以改成電動車的特殊嗡鳴聲,因為月球車大概率采用的是電驅(qū)動;影片結(jié)尾,隕星碎片被地球引力捕獲形成星環(huán),不是類似吸積盤形狀,而是應該更接近土星環(huán)??赐晔子澈?,他告訴記者:“這些建議都被采納了。”
幾乎所有人給出的評價都是“合作愉快”。
王姝說,“人”很重要??孔V的影視團隊,加上靠譜的科學顧問,才能碰撞出他們期待中跨界融合的火花。
這種契合,一是專業(yè)上的?!耙业竭m合影片的小同行?!蓖蹑f,比如,同樣都是以宇宙為背景的科幻片,《流浪地球》和《獨行月球》需要的細分知識肯定不一樣。二是氣場上的。王姝說,導演年輕,有些內(nèi)斂;前期創(chuàng)作階段參與的科學顧問,也大多年輕、心態(tài)開放?!皫讉€工程師和吃魚導演在一起討論時,你會覺得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別人無法‘插足’的場域,熱烈又忘我?!?/p>
開放也很重要。
一部電影,從劇本打磨到上映,往往歷經(jīng)多年,是主創(chuàng)的心血。那么,他們能不能、愿不愿交給外人去評判?畢竟,跨界可能是從“批判”開始的。王姝也和很多科研人員打過交道。有些優(yōu)秀的科研人員,在類似合作中會習慣性地成為一個單純的輸出者和“授課者”。影視從業(yè)者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,反而會被他們給出的海量而陌生的科學知識淹沒。
王姝對科學顧問的定位很清晰:“我們來是讓影片變得更好,而不是強行來把它變成一部科教片?!?/p>
大家達成了一種共識:只要觀眾看電影時不會覺得“這也太扯了吧”,在不違背基本科學定律的前提下,適當?shù)陌l(fā)揮,藝術化的處理,是可以接受,也是必要的。
李鐸就是被張吃魚說想法比他還“飛”的那個人。
李鐸日常面對的航天工作很嚴肅,丁是丁,卯是卯。但在電影項目中,他完全可以想得更加夸張和大膽。
獨孤月要怎么返回地球?李鐸給出過一版方案——在月球上撿破爛?!坝捌婚_始,主人公就是個‘擺爛’的態(tài)度嘛?!崩铊I覺得,一個擺爛的人,配上一個“收破爛式”回家之旅,戲劇效果拉滿。月球上可能遺留著其他國家發(fā)射的廢棄飛行器,獨孤月可以一樣一樣去尋找這些飛行器,拆卸上面能用的部件,把它們重新組裝成自己回家的飛船。既然這個飛船是拼起來的,它大可以更加“粗制濫造”,比如用游戲手柄進行手動控制,或者干脆就跟老式電燈一樣,得用拉繩操控,拉繩的過程就跟玩跳舞毯一樣……李鐸笑著說:“這個開腦洞的過程真的讓我過了把癮?!?/p>
因為是電影,所以可以多一些浪漫,多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,多一點“超前”。
“如果你看過登月紀錄片就能發(fā)現(xiàn),人在月球上行走是很艱難的。”黃侃說,人走不了那么快,月球車也開不了那么利索。但是,《獨行月球》是一部科幻片?!敖裉觳豢赡埽磥聿皇遣豢赡???赡芪磥頃行碌暮教旆?、新的月球車的設計?!彪娪爸校瑸轶w現(xiàn)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,人物在行走時有輕微的彈跳感?!八麄冏咂鹇穪砗偷厍蛏嫌袇^(qū)別,但不一定非要表現(xiàn)得跟上世紀登月時那么困難,可以‘點到即止’?!?/p>
黃侃和同事享受著參與電影制作的過程。他們所在的公司是《獨行月球》的科學支持機構(gòu)。一開始,黃侃拿到的只有劇本;后來,他看到了特效還沒有完全做好的樣片。這是一群工程師第一次接觸影視項目,第一次知道劇本上的寥寥數(shù)語,會變成那么豐滿的情節(jié)和瑰麗的畫面。“影片中的設想,和其他科學顧問的那些討論,也開拓了我們的思維。”黃侃說。
“電影告訴了孩子,要對科學有敬畏之心,要會探索和創(chuàng)新”
影片的另一位科學顧問李然是天文學家,也是個活躍的科普人。他常寫科普文章,做科普講座?!半娪坝懈蟮氖鼙娒?,能讓觀眾對科學有更多的親近感,對科普無疑是非常重要的。參與進來,改善其中科學部分的呈現(xiàn),我覺得很有意義?!?/p>
當然,李然也有一些擔心。
科影融合能實現(xiàn)很好的科學傳播效果的前提,是電影本身是一部好片。李然直言,如果是爛片,大家根本就不會關注也不會討論其中的科學部分。“做科學顧問,理論上是存在一定風險的。”科研人員珍惜自己的羽毛,而和不熟悉的團隊合作,其實也是一場冒險。對科研人來說,判斷影視項目是否靠譜,是一項額外、復雜的工作。要是影片最終呈現(xiàn)效果不好,可能會擔上挨罵的風險。
好在這一次,大家都“玩”得很開心。判斷的工作,交給了科影融合專委會。王姝說,我們會審慎評估一個影視項目是否值得合作?!翱蒲腥藛T的時間很寶貴,我們不能浪費?!?/p>
他們也想過會不會被觀眾指出科學上的漏洞,但大家的心態(tài)是——“歡迎挑刺”。
“如果找出了毛病,這是好事,說明大家對科技更了解更關注?!秉S侃說,“也說明我們確實有局限性嘛?!?/p>
王姝坦言,從科影融合的角度來看,他們不擔心會被指出電影中有不準確的地方?!斑@反而也能成為一個傳播和討論點。”現(xiàn)在和未來的電影觀眾,科學素養(yǎng)會越來越高。觀眾“不好糊弄”,也是對電影創(chuàng)作人員的一種“倒逼”。他們必須用更真誠嚴謹?shù)膽B(tài)度,來處理影片中出現(xiàn)的科學內(nèi)容。
和電影一起走過這一程,李鐸總結(jié)了科學顧問與電影融合的幾個層次。最基礎的一層,是讓電影中和科學有關的部分更加合理,符合常識,“不要讓觀眾覺得有什么橋段是在侮辱他們的智商”。第二層,則是利用科學原理,幫助劇情更好地推進,比如想到超出普通觀眾常識性認知的科學創(chuàng)新方法去解決問題。第三層,是幫影片傳達出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,“讓觀眾看完,能有一些觸動”。
他覺得,這些在《獨行月球》中都做到了。
影片的主角是航天人,是李鐸最熟悉的那群人。故事一開始,獨孤月表現(xiàn)得并不靠譜,但他從未真正放棄過。當“回家”成了他的目標,他也想盡了一切辦法?!拔抑車芏嗤乱矌е⒆尤タ?,孩子們會覺得,學知識是有用的,航天人還挺‘酷’的?!崩铊I想,不管以后這些孩子是否從事相關行業(yè),電影都告訴了他們,要對科學有敬畏之心,要會探索和創(chuàng)新,在面臨困境時,也不要輕言放棄?!翱矗毠略率迨蹇恐R,在月球上能解決這么多問題。”而且,獨孤月最后完成了非常了不起的任務,這是一個正面的、帶有超級英雄色彩的形象。
張吃魚也告訴記者,《獨行月球》是一部喜劇片,但是影片中仍然有意識地去表達了航天精神。電影或許詼諧,或許鬧騰,但“勇氣”“奉獻”“執(zhí)著”這些詞,都藏在了故事里。
“觀眾可以明確地看到,有科學顧問電影的質(zhì)感是不一樣的,它很扎實。電影行業(yè)的人也會知道,他們沒有能力去填補的空白,可以由專業(yè)人士來填補?!蓖蹑苡行判?,影視圈的人看了這部電影,就能看到“科影融合”的價值。一個活生生的案例,勝過萬語千言?!耙院笪覀冊偬峥朴叭诤?,業(yè)界會更容易接受?!?/p>
科影融合專委會參與的影視項目不止《獨行月球》。
《流浪地球2》《球狀閃電》等科幻迷耳熟能詳?shù)念^部影視項目以及航天題材的原創(chuàng)科幻作品《群星閃耀時》也在進行中。王姝常需要參加不同科研機構(gòu)的會議,討論如何用影視化手段展現(xiàn)這些年來某一領域的科研進展。
在美國,科影融合的相關實踐已經(jīng)進行了幾十年。科研人員的參與,不只在于讓影視作品中的科學更準確。電影電視中如果能出現(xiàn)更多、更客觀的科學角色,可以影響公眾對科學、對科研人員的認知,它同樣是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我國的科影融合已經(jīng)有了一個漂亮的開局。王姝說,接下來,他們還要積累更多案例,建立起科影融合的理論體系。“我們要繼續(xù)增進影視界和科學界彼此的了解。講好科學故事,塑造積極、正面和客觀的科學形象。”她這樣展望未來。